2)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传天赋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择大明朝最尊贵的一对农民了。

  朱元璋和朱雄英义无反顾接下了这个活儿。

  马三宝不出意外,给朱雄英当起了帮手,一大两小,偶尔张希孟也会过来。

  他们整地,施肥,观察天气……甚至还查了万年历。

  找一个吉日吉时,把土豆顺利种了下去。

  马三宝带来的这一袋子土豆,到了真正开始种的那一天,已经有大半腐烂,剩下的只有三分之一。

  而且这些土豆并没有后世的那么大,只是和鸭蛋差不多。

  张希孟也不感觉奇怪,后世那么大的土豆,甚至经过太空育种,花费了巨大的压力,可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大的。

  而且土豆带有毒性,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适应,不然种出来的土豆又小又涩,远不是什么高产作物。

  其实想想也知道,如果拿到了土豆,就能亩产好几千斤,立刻就创造一个土豆盛世,张希孟干嘛不早点就把土豆弄来,然后横扫天下啊!

  至于美洲土人,他们不光有土豆,还有红薯,有玉米,全都是高产作物,他们为什么没有积累足够财富,反过来,横推旧大陆呢?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土豆红薯,确实高产,但是还没有到逆天的地步。

  这些作物真正的价值,是不挑土地,什么地方都能种。

  也不用精耕细作,就能收获不少,可以供穷苦人填饱肚子,不至于饿死。

  说实话,此时的大明百姓,还真未必就能接受这些粗粮……

  既然如此,张希孟还对土豆寄予厚望干什么?

  这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虽然眼下土豆还不行,但是过几十年,经过妥当培育之后,就会迅速增加产量。日后人口再度膨胀,也就有了果腹之物。

  而且大明百姓不爱吃,北平那么多工厂,还有吕宋的甘蔗田,倭国,高丽,那么多庄园……能把宝贵的粮食浪费在他们身上吗?

  不能够啊!

  土豆、红薯、玉米,这些可都是开工厂的最爱,绝对能大大节约成本,加速工商业进步的。

  一句话,土豆绝对是未来可期的好东西。

  张希孟的这些算盘,别人还不都知道,尤其是朱雄英,他就是一心一意,盯着自己的这点宝贝。

  今年是洪武十五年,小家伙也到了进蒙学的年纪。

  以朱雄英的脑子,在蒙学没什么难度。

  而且他背了很多诗词,算学也非常好,老师经常夸奖,还时不时给个小红花。

  这可把朱元璋高兴坏了。

  毕竟那么多儿子女儿,聪明的太少了,一个皇孙,算是把面子挣回来了。他是越发偏爱朱雄英,连带着朱标都靠边站。

  而且爱屋及乌,朱元璋瞧着憨厚老实的马三宝,也挺喜欢的。朱元璋甚至会拉过马三宝,教他长拳。

  朱元璋的功夫可不是花架子,事实上早年这位洪武皇帝,领头冲锋,不比常遇春弱多少。

  他会兵器,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