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五章 军力加倍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如韩秀娘一般,家庭地位得到提升的女人不在少数。

  传统很难改变,但利之所在,又无往不利。

  多一个劳动力,便是多一份收入,有了这份收入,就是餐桌上的一道菜,就是年底身上的新衣,就是几年后的一间新房子。

  朴实的老百姓,其实看得很明白。

  尤其是江南地区,哪怕没有红巾军起义,秩序还在,几十年前的黄道婆,一样率领着女人们种棉花,织棉布,走上富裕的道路。

  如今的朱家军这边,从法令上解除了限制,能上学,能做工,甚至能当官!

  这一点非常重要,过去女人出门进作坊工作,如果出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要怎么算?不要以为人都是同情弱者的,事实上很多人都会跳出来,说女人不守妇道,为什么不老实在家里待着?

  出来干活,抛头露面,就不是什么正经人,遭遇不幸,也是活该!

  很奇怪吗?

  貌似直到几百年后某个神奇的国度,女人受到了无礼冒犯,错的依旧是女人。

  归结起来,不还是没有赋予女人财产权,不把女人当人看吗?

  所以在基本的原则没有确立之前,把女人推到工场,创造更多的财富,往往会事与愿违,得到相反的结果。。

  父母不敢让女儿出门,丈夫不放心妻子进作坊……再多的收入,也弥补不了安全上的匮乏。

  但是当新的法令公布,女人的处境就好了太多,至少朝廷的态度摆明了……如果女人在外出工作期间,遇到了什么问题,衙门肯定是替女人伸冤做主的。

  有了这个态度,才有成千上万的女人出来。

  当数以万计的朱家军,穿上女工制作的鸳鸯战袄之时,他们多半都会倾向于让女人出来做事……

  张希孟认为自己开了一个好头,最终能发展到哪一步,他还不确定,但是既然走出了这一步,就不大可能停下来。

  总会越来越好的。

  张希孟这样告诉自己,只是他没有料到,有些事情不需要等得太久,的确可以立竿见影。

  朱元璋这一次调动了六万五千人,从金陵出发,直奔洪都而去。

  水师依旧是朱家军的软肋,所以朱元璋和张希孟都只是要求俞通海和廖永忠,守住现有的战线就好。

  想要取得战果,还要看陆军的。

  这一支人马出来,先向溧水方向进发,随后走宣城,歙县,然后是休宁,祁门,再向前就是浮梁州,或许大家伙对浮梁州没什么印象,但是浮梁州下面有个镇,多半人都会听过,镇子叫景德镇!

  张希孟对这个镇子,可谓是情有独钟。

  “枫林先生,你博学多识,可知道景德镇每年能赚多少钱?”

  朱升哈哈一笑,“张相,这可难不住老夫,实不相瞒,老夫有个朋友叫沈秀,他头几年已经死了,不然的话,请他过来,必定能和张相纵论银钱之道。”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