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交易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派出嫡系子弟到威廉麾下效力,大大充实了班底。

  确实都是人才,可惜全部都跑偏了。要是找经济人才、官僚,那是一抓一大把,从基层到高层都能够找到合适的人。

  想要玩儿工业化,那就不用指望了。在这个重文轻理工的世界,兰芳的资本家都要从神罗重金聘请技术人员。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技术人才,至少基础产业工人还是有的。

  道路、水利等基建项目,以当地的人才储备,还是能够进行的。

  所以在继任南洋总督以来,威廉启动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展开的。

  都不需要亲自去张罗,要启动一个项目,只要任命几名大家族的子弟负责,马上就会有工匠送上门来。

  和弗朗茨学的,对工匠是怎么来的,威廉从来不关心,只看结果就是了。

  要建设大学就不行了,除非是他想建立一所文科类院校,或者是军事院校,要不然教师肯定凑不齐。

  ……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罗德瑞格小心翼翼的回答道:“殿下,除了德雷克教授接受你的邀请外,其他人都选择了拒绝,不过他们推荐了自己的学生。”

  事实再一次证明,理想这玩意儿属于少数人。作为皇子威廉都亲自写信邀请,结果还是只请动了一名教授。

  推荐自己的学生,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单纯在给威廉这位皇子的面子。

  要知道,威廉的邀请信也不是滥发的。哪些功成名就的存在,他都没有去自讨没趣,邀请的都是专业领域需要机会的新人。

  很遗憾,真正把人生奉献给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能够成为教授的,年纪都不小了。拖家带口的,想要他们离开本土的舒适区,前往海外殖民地打拼,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当然,这些都不算最重要的,关键是愿意离开欧洲大陆的精英,早就被前面的贵族挖跑了。

  看看非洲大陆就知道,同样是一穷二白的开局,当地已经拥有了十几所专业大学,并且教育质量还不低。

  表面上来看,这些大学都是维也纳政府建立的,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当地贵族赞助。

  不光是赞助经费,更重要的是赞助人。除了从欧洲挖的教师外,还有一部分老师直接就是当地贵族子弟。

  这也是神罗的国情,德意志地区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拥有足够资源的贵二代们,学历普遍都较高。

  相比之下,南洋地区就不具备了。并非当地贵族废材,主要是开辟奥属南洋太过顺利,分封的贵族领主偏少。

  基数小了,出现理工科人才的概率就更小了。就算是偶尔出现,那也是宝贝疙瘩,早就安排地妥妥的。

  “唉!”

  叹了口气后,威廉无奈的说道:“看来挖人,只能等经济危机了!”

  受弗朗茨的影响,几个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