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六十七章 华夏大会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一起聊聊……秦始皇一统天下,自不必说,汉武帝算是奠定了文治武功的标杆,唐太宗是国势巅峰,大唐盛世。

  咱洪武皇帝呢?

  咱出身最低,驱逐胡虏,恢复华夏。这个功劳你们要承认吧?

  咱文治武功,内除弊政,外扩九州,把你们都拿不下来的地方,纳入华夏版图,再闯盛世辉煌。

  不管怎么说,咱也是傲视豪杰,睥睨君王……至于赵匡胤的那个废物,根本坐不上主桌,滚一边去吧!

  这画面绝对很美,朱元璋相当满意。

  只不过张希孟没有这么乐观,“主公,不说别的,现在设立交趾布政使司也好,但臣想请教,如果开科取士,交趾又有几人能入朝为官?”

  朱元璋微微一怔,刚刚的兴奋,一扫而光,甚至显得有些颓靡。

  别说交趾了,就算是大明,这问题都没解决很好。

  前面提到过以济民学堂为首的南方学堂,瓜分了七成,以复旦学堂为首的北方,拿走了三成。

  学堂这个比例,反应在官场上,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加离谱。

  江西籍的官吏,能占据三成,如果再算上江南出身的官吏,结合起来,超过一半,完全把控朝局,左右社稷。

  后面不断的改革,加上北平大学堂的崛起,现在北方大约能占据四成,到四成五。南方依旧拥有优势,但也不那么明显了。

  其实聪明人都明白,教育背后,就是经济实力的体现……朱棣折腾了那么多年,投入了那么多资源,北平的工商业繁荣,纺织业傲视大明,新的机器发明,层出不穷……这些加起来,让北平拿到了两成以上的份额。

  另外河南的人口经济,快速恢复,结合山东,两个人口大省,也拿到了两成,基本上让南北的差别不大了。

  但是别急着高兴,如果从太行山,一路向南,划一条线,大约就是把整个国家分成东西两半。

  无论是官吏数量,还是教育资源,甚至是工商业的发展情况……东边拿到了八成以上的份额!

  偌大的西部,完全就是一片荒漠,只有星星点点,比如凉州,敦煌,哈密,比如朱英经营的昆明,此外贵州等地,如果不考虑张庶宁在龙场的努力,完全就是一片漆黑。

  中原之地,尚且如此,想把交趾并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主公,单靠着交趾人自己努力,唯恐几十年后,也不会出现一个进士,他们拿不到份额,自然会心生嫌隙,加上距离太远,民情复杂,均田之后,热情消退……臣唯恐要不了多久,交趾又会成为乱源!”

  朱元璋脸色越发凝重,显得很是烦躁……归结起来,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中书省提出的对外经营方略,以赚钱压榨为主。

  钱唐上书,认为应该以壮大华夏为主。

  身为一个怀着理想的天子,老朱甚至不惜给尊敬的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