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杀四方,迫使倭国将怀良王送到了大明。

  接下来,向北,向南,只要商船队触及的地方,都要有海军船只存在。

  三个月,五个月,一年半载,必须巡视一圈。

  这也是郑和船队不断下西洋的原因所在。

  这一支庞大的船队,就是大明的威严。有了不断南下的船队,才有万邦来朝,才有海上的贸易繁荣。

  靠着源源不断的收入,才有了历史上永乐朝的种种壮举!

  当郑和船队停下来之后,武力不在了,大明就很快退出了海上商路,将贸易的主导权,拱手让给了西夷。

  所以对海上商路的掌控,是海外开拓的第一步。因为只有武力作为基础,才有后续的一切。

  建立在武力之上的第二层,自然就是贸易,就是利润!

  因为只有利润,才能牢牢绑住每一个人,才能滋养武力,让船队变得更庞大,武力更雄浑。

  武和利就是哼哈二将。

  二将之上,还有一个头脑,那就是文明!

  也就是老朱所讲,要把华夏的魂儿延伸出去。

  学堂,庙宇,祠堂,这一整套东西,都要送出去。

  “先生,咱准备亲自送送乡亲,没有别的,咱给他们一抔家乡的土,分一炷祠堂的香,让祖宗保佑他们,顺利出海!”

  张希孟连连赞叹,“主公想得周到,这个办法确实很好。”

  老朱笑道:“既然如此,先生要不要也跟着咱去一趟刘家港,送他们出发?”

  张希孟稍微沉吟,随即就道:“主公,我倒是想去,不过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我打算写篇文章。”

  老朱笑了,“先生,你可有很长时间没写东西了,必是妙文!”

  张希孟道:“也就是关于对外开拓的一点想法,略作对比罢了。”

  张希孟说得客气,但是以他的身份地位,任何文章,都会带来巨大的反响。当然了,张希孟也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他确实要用心写这篇文章,把对外开拓的事情,讲清楚,说明白。

  其实对外开拓的核心在哪里?

  是不是把人送出去就行了?

  或者就是开阜通商,做生意赚钱?

  张希孟觉得这都不是对外开拓的真意。

  首先,对外开拓,既然是走出去,就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力,如果谁敢不听,就举兵讨伐,严惩不贷!

  根据这一条标准,纵观整个中国历史,真正的对外开拓,其实不多。

  抛开先秦的分封诸侯,严格算起来,只有两次。

  依次是汉武帝通西域,一次就是郑和下西洋。

  汉武帝刘彻,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历代帝王,文治武功的一个巅峰。

  他为了对付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历经十二年,张骞返回,大月氏不复当初,按理说寻找盟友的原定目标已经错过了。

  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就此打消念头,而是继续派遣兵马使者,经略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