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一章 来自老朱的赏赐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贪官污吏,山贼土匪,三姑六婆什么的……其实只要认为是伤风败俗,有些问题的,就都一律发配。

  比如老朱遇到的那个,他勾结别人媳妇,被告发之后,也给发配到了北平。

  像他这种,坏人家庭,虽然说出来让人不齿,但是居然被判了发配,足见眼下大明的严刑峻法,没有多少客气可言。

  不光这种胡乱勾搭的案子,还有太多僧尼,也被发配到了北平。

  三姑六婆里面,就有尼姑、道姑,但是总体而言,对付僧人,朱元璋也不客气。

  丝毫没有因为曾经他当过,就对老同行网开一面。

  甚至更加严厉。

  这番结果就是每天都有犯人送到北平,少的几百人,多的时候过千。

  纵观大明朝,就没有这么一个地方,有这么高比例的犯人。

  老朱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这要怎么治理啊?

  总不能一道旨意下来,都给咔嚓了吧?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有点对不住四儿子,孩子还小,就被扔到了这么个虎狼之地,真是难为他了。

  “先生,北平除了犯人多,兵马也不少吧?”

  张希孟点头,“主公,当下算在北平留守司下面的兵马,应该超过了二十万。”

  “有这么多?”老朱一怔,随即他自己默默算了一下,身为天子,抓军权最紧,不可能连这个都不知道,那不真成了糊涂车子了。

  老朱仔细算了算,只多不少。

  首先就是朱文正和李文忠,他们在光复北平之后,一直驻守北疆,两支人马,总算在八万以上,巅峰期超过十万。

  北平都指挥使司下面,有六卫兵马,大约是三万出头。

  朱棣王府直辖的兵马,也有三万以上。

  此外辽东兵马,关铎所部,也算在朱棣名下,这支人马也有四五万之多。

  还有胡大海统领的军户,主要是修筑长城一线的,这些人虽然只能算作民兵,但架不住数量太多,足有十来万人。

  这还不算大沽口的水师。

  反正粗略算算,朱棣麾下,兵马绝对有二三十万。

  虽然这些兵马当中,朝廷会负担大部分开支,但是兵马驻扎北平,朱棣自然责无旁贷,需要提供各种便利。

  而且诸如王府兵马,还有修长城的民兵,都司兵马,这些都是朱棣的职责。军饷,军粮,开支像是流水一般,这就不说了。

  在辽西,还有李文忠筹建的一处马场,超过五万匹战马,也要供养!

  除了兵多马多,北平的学生也不少。

  张希孟来的时候,见证了北平大学堂第一批新生入学,现在已经是第二批了,又是一千多人。

  依旧是那些承诺,该给的衣服要给,该给准备的教材,笔墨纸砚,该聘请的名师,一点不能少。

  朱棣就藩这几年,努力奋斗,终于从一穷二白,进化到了负债累累。

  “竟会如此艰难?”

  朱元璋忍不住道:“那北平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