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者接朝廷旨意,那也是不合适的……我的看法是,不如效仿官吏,定一套冠服,在重要典礼场合使用。至于这种形制的衣服,可以充当常服。”

  张希孟又道:“大明立国十余年,我们重建华夏,重兴文明……在服饰上面,也要移风易俗,推陈出新,拿出属于大明的风格。一味复古是要不得的。靠着服饰,把人区分成三六九等,也大可不必。什么样的衣服方便实用,就采用什么样的。身为学生,应该最善于接受新鲜的事务,不能年纪轻轻,先闭目塞听,看什么都不顺眼,这是不行的!”

  张希孟的这番话,简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这帮气势汹汹来问罪的,都被说得无言以对,谁能想到,张相公居然支持新的衣服,这也太离谱了吧?

  在朱棣这边,两位卧龙凤雏更是大惊失色,他们甚至比对面还觉得惊讶,我的老天爷啊!

  张相居然站在我们这边,我们弄出来的衣服,居然得到了张相的支持?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怎么有点不敢相信啊?

  而且有了张相支持,岂不是意味着销路打开,从此之后,他们也要发财了?

  李景隆和花炜互相看了看,突然拥抱在一起,放声大哭。

  来北平这么长时间,总算交上了好运。

  苍天啊,大地啊,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张相公圣明啊!

  他们俩简直想趴在地上,给张希孟磕头了。

  一场争论,提前被张希孟化解,师生们怀着各式各样的心情,散去上课。朱棣几个则是追着张希孟,来到了住处。

  “多谢先生,先生真是帮了大忙!”朱棣连连躬身,带头道谢。

  张希孟却是说道:“光是我还不够,你回头给朱标写封信,让你大哥帮帮忙,请陛下降旨,在服饰这一块,给你一点方便。”

  说到这里,张希孟才抬头道:“朱棣,到了这一步,北平的毛纺,能办得下去了吧?”

  朱棣怔了一下,终于道:“要是这样还不行,那就真的该找块豆腐撞死了!”

  张希孟却是意味深长道:“即便如此,也别掉以轻心,要是发展工商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也犯不着我这么小心翼翼布局了。”

  朱棣微微思索,随后用力点头,“弟子知道了。”

  ……

  朱棣返回王府,随即就给朱标写了一封信……除了写信,他还让李景隆准备几件新的衣服,一起给送去。

  接下来就是看应天这边的意思了。

  能给朱标写信的自然不止朱棣一个,比如晋王朱棡的信,就提前了好几天,送到了朱标面前。

  “太子哥哥,小弟太不容易了,内忧外患,要修长城,要屯田,还要往外移民……结果四弟还欺负我,逼着我把商人送过去,大哥要帮着小弟做主,帮我向母后进言,给我讨个公道,不然小弟活不下去了!”

  这位也学会嚎啕大哭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