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过考试了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有多少讨论?

  中书省在干什么?

  李善长的脑子是不是被塞住了?

  还有礼部,这帮东西真是从头废到尾,今年必须砍礼部预算,要让他们知道疼!

  整个大明朝,两个站在塔尖儿的男人,都十分郁闷,难道是我们太超前了,别人跟不上来?

  就在这个时候,国史馆那边发出了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只有四个字:内外华夷!

  看完这篇文章,张希孟和朱元章都有种老怀大慰之感,真是知音啊!

  再看署名,正是钱唐!

  钱唐讲了什么呢?

  他前面呼应了张希孟的划分方式,认为张相这么安排,十分有道理……而随后提到了华夷,在这一块,钱唐可下了大笔墨,他写了历代以来的华夷之辩,尤其是把赵宋又拿了出来,实在是没有办法,谁让老赵家太拉胯,不得不大力气辩经,只为了给自己擦胭脂抹粉。

  华夷之辩,在宋代几乎是和正统等同的概念,程家兄弟、朱熹,他们都有过论述的,不谈这个话题,几乎不配称为大儒。

  但是钱唐却对这些辩论,嗤之以鼻!

  而且他也说,元廷入主中原,几乎变夏为夷。

  所幸红巾军起,驱逐胡虏,大明立国,日月重照。

  此乃重兴华夏。

  在这个关头,我辈当如何作为?

  还要讲华夷之辩吗?

  不对,我们需要的是传播华夏,变夷为夏……需要走向外面,按照张相划定的层次,不断增加各地的华夏程度!

  一句话,我们已经建立了大明朝,接下来要建立更加宏大的华夏秩序!

  钱唐这篇文章一出,总算是给张希孟还有朱元章的举动,做了完美的注释。

  不得不说,这家伙虽然是旧儒的底子,但是学得真快,改变的真彻底。不愧是王牌做题家,确实是高人一等。

  朱元章大喜之下,竟然直接下旨,赐了一套飞鱼服给钱唐。

  当旨意送到了国史馆,其余修史的大家们都傻眼了。

  我们这边熬着心血,修宋史修到天昏地暗,什么赏赐还没有,结果倒好,你这一篇马屁文章,竟然换来了一套飞鱼服。

  钱唐,你不厚道!

  你的文人风骨呢?

  “诸位同僚,你们何必如此看我?我们修史注释千年之变,为的不就是这个!难道你们还想按照孔孟之道走下去,不愿意走华夏之道?”

  钱唐这一问,可把好些人给问住了。

  文人吗,总有那么一点傲娇,总喜欢把刻薄当深刻。

  你让他们说点好话,比杀了他们还难!

  可事到如今,却也没什么好说的,别端着了!

  终于,国史馆这边动了起来,有他们带头,翰林院,国子监,乃至礼部,詹事府,凡是能动的衙门,全都动了起来。

  各种文章,层出不穷。

  阐发华夏之道,鼓励对外开拓的,倡导教化蛮夷,壮大华夏的……种种议论,跟雨后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