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话刚说完,张希孟突然开口了。

  “杨总宪,本来只是重新划分行省,我不该说此事……但你提到了,我也不好不说。我是反对安插文官重臣,前往地方的。”

  杨宪一怔,却也是心头苦涩,他还没胆子和张希孟叫板,只能道:“张相如此说,必是有深远的考虑,下官思虑不周,还请张相指点。”

  “也没什么好指点的……我以为日后用兵,必须以武将为主……若是灭国之战,可以皇子督兵,或者御驾亲征。而平时,或者一般战斗,必须要尊重武将的领兵权力。遍及几个省的大战,也可以设立总兵官一员,以武将统兵御敌。遇到了筹措粮草,征召民夫等等事项。也只可以安排文官,担任助手。”

  “绝对不可以在地方安排德高望重的疆臣,遇到战事,侵夺武人领兵权力。大宋的那些著名文臣,打得什么样,只怕不用我多说吧!”

  张希孟冷冷说道,群臣愕然。

  因为在这个讨论圈子中,并没有武将参与,或者说大家伙没觉得武人有必要,有资格参与其中。

  似乎可以从武人那边,占点便宜。

  但是很可惜,张希孟虽然是文官,但他却不会站在文官这一边,恰恰相反,他很防着文官扩权。

  现在的情况还好说,如果是徐达、常遇春等人领兵,除了张希孟,估计也没有哪个文臣敢去督师。

  但如果是次一级的武将?

  就比如冯国胜,他负责征讨河西……这时候朝廷派遣了一个挂着参政衔的重臣,负责陕西、甘肃等地诸军事。

  到了这一步,到底是谁说了算?

  按照宋代的经验,肯定是文官说了算,同李元昊作战当中,就是这帮文臣拼命送的。

  当然了,大明朝也没好到哪里去……

  最初外出领兵的就是总兵官,是由武将负责,出征为帅,归朝为将,比如徐达,就是大明朝的第一位总兵官。

  但明朝的画风很快就改变了……总兵变成了常设武将,虽然品级很高,但已经失去了指挥全局的资格,变成普通将领。

  随后就在武人头上,设立文官总督。

  总督不过瘾,就设立经略,督师……层层加码,武将的地位被踩到了泥土里。

  然后就出现了二品文官,先斩后奏一品武将的奇景。

  因此在这里,张希孟觉得有必要把武将的事情提出来。

  需要几个省一起应对的事情,有打仗,有治水,有疏通运河等等……这些事情,专门派遣重臣,专人专责即刻,尤其是打仗,必须武将总兵负责,文臣只能辅助,无论如何,也不许侵夺武将的权柄。

  军国大事,马虎不得。

  朱元璋很快点头,“张先生所提十分有理。咱在这里说明白,重新划定行省,以布政使和按察使治理地方百姓。以后宰相尚书致仕,不许外调,只准回乡养老。”

  老朱这一句话,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