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支金笔罢了……张希孟根本没有在乎,他家里金碗、金牌都没地方放了。御赐之物,也不能熔了,又不能放着落灰。

  每次打扫屋子,还需要小心擦拭,摆弄起来,累得一身大汗。

  实在是多余,一点正经用处都没有。

  纵观整个天下,能如此无视御赐之物的,估计数量不会太多。

  宋濂、刘基等人仅仅能保持住心态,而吴伯宗等年轻人,包括鲍恂在内,都是眼睛冒光,露出了强烈的期盼。

  张希孟微微一笑,“诸位,这杆金笔就放在堂上吧……咱们安心修史,以后谁对这本书功劳最大,金笔就归谁……我事先声明啊,本人不算在期间。”

  要是算张希孟,那不是欺负人吗!有他在内,谁还能抢走啊!而张希孟一旦退出,大家伙的机会就来了,因此每一个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修史这个东西,可不是提起笔,闷头奋笔疾书就行的,跟写小说一样……一本好看的小说,至少要知道给谁写的,读者群体希望看什么,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动笔写书。

  修史也是这个套路,张希孟讲的那些,属于基本的条条框框,开书之前就要构思好的原则。

  而接下来就要确定主角,主线,该用什么观点,来修这一本史书。

  因此在接下来的修书会议上,老头鲍恂主动道:“张相,宋史老朽有幸看过,我以为当初修史,逃不了君极贤,臣极正,然则天命不在,小人作祟,致使国破家亡,无法收拾。不知道老朽说得可对?”

  这问题不用张希孟回答,龚伯遂直接点头了,“没错,就是这么修的。”

  鲍恂又笑着问道:“那为什么要这么修?”

  龚伯遂一怔,竟然没想好怎么回答。

  鲍恂轻笑道:“是不是元承宋制啊?”

  龚伯遂略微沉吟,就点头道:“确实!虽然元朝无论朝堂和地方,都和大宋有许多不同。但毕竟元主乃北方圣人,入主中原,做中原天子。和赵宋皇帝,坐的是同一张椅子。如果彻底推翻了赵宋皇帝,大元天子脸上也不好看。”

  龚伯遂说到这里,大家伙突然把目光齐齐看向了张希孟。

  怎么有点熟悉啊?

  没错,这不就是当初在杭州,要给完颜构立跪像的时候,那些人说的吗!

  他们讲的还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宋史就是这么修的,如果不出意外,元史当然也要这么修。

  张希孟出现的,不出意外还是出意外了。

  他好些年前,就通过划分历史,解读史册的方式,把朱元璋这个皇帝,同宋元的同行区分开了。

  大明立国,采用了万民拥护,而不是天命所归。

  再有天命即人心的观点广泛传播,又有民本为基。

  多年来,张希孟的努力,一点点的改变,一个个新的观点,不断的润物细无声……到了今天,似乎全都有了用处。

  铺垫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