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横扫六合,一统宇内的气象,是强汉盛唐的威仪,是四夷臣服的霸气!”

  钱唐翻看了许多张希孟的文章,张相一直在讲均田,讲民本,讲富国强兵,恢复华夏。不同人从张希孟这里学到了不同的东西,那钱唐学到了什么呢?

  两个字:强盛!

  别管如何粉饰,讲得怎么天花乱坠。

  不够强大,就不配华夏二字。

  因为只有足够强大,你的道德文章,礼仪典范,才会被蛮夷接受,才会让他们心悦诚服。

  试问汉唐给藩国赏赐,藩国会觉得是汉朝唐朝打不过他们,不得已给他们的,是买和平的吗?

  显然不会啊!

  汉唐有这个国力。

  到了宋朝就不行了,不管谁来,必定满载而归……岁币送了一圈,你说大宋是照顾邻居,乐善好施?

  自己信吗?

  要是能打得过,还低声下气送岁币,那不是有病吗!

  别管自己相信不,至少蛮夷是不信的,千秋青史,也是不信的。

  钱唐总结到这里,他的答案竟然呼之欲出了……孔夫子没讲错,孟夫子也没有讲错。儒家学说也不能说错了。

  只是历代儒者,尤其是宋代文人,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或者说是最最紧要的前提。

  儒家是要富国强兵的,儒家是追求大一统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家是帮着汉武帝对内处理藩国林立,对外匈奴犯边的要命问题的。

  彼时的儒家,是比道家更积极,比法家更温和,更能团结天下人心,集中力量,处理内忧外患,打造出强汉盛世。

  如果两汉儒家没有这个本事,也不可能脱颖而出,击败其他各派,成为两千年的官学正统。

  但是在某个时刻,情况变了,成为正统的儒者士大夫,渐渐的忘了儒学的根本,忘了家国天下。

  觉得官学地位是理所当然,越来越在乎自己,关心自己的利益,失去了家国情怀,从而败坏了儒学,也败坏了天下。

  时至今日,旧儒已死,新儒当兴。

  蓝玉蓝将军对待功德营观音奴的做法,为什么能得到观音奴的认可,从心里感激涕零,发誓改过自新?

  道理很简单,因为大明已经击败了大元朝。

  他们都是阶下之囚,生死捏在大明的手里。

  我们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死,千刀万剐,乱刃分尸,想怎么炮制就怎么炮制……将女子悉数贬为奴婢,高过车轮的男人都杀了,也是理所当然,毕竟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干,我们选择设立功德营,让他们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一个罪大恶极的犯人,我们可以用尽办法,折磨欺凌,让他生不如死。可我们没有这么做,我们给他过生日,给他酒肉吃,给他尊重,把他视作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我们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能做而不做,能蛮夷而华夏,所以我们能收服人心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