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璋态度坚决,甚至朱升也赞同,张希孟自然不会再说什么。

  只是即便如此,等这些年轻人成长起来,也需要时间。

  可以想见,朝中相当长时间,还都是这种一只脚踏进新时代,一只脚挣扎在旧时代泥潭的老人。

  针对这些人,必须一面严厉督促,一面进行教化。

  当然了,更重要的还是让不合格的滚蛋!

  李善长首先就来到了礼部,前些时候,在朱元璋手下,户部尚书成天倒霉,主要是亏空贪墨,老朱几乎杀了好几茬儿。

  现在又轮到了礼部。

  前不久就因为反对设立复旦学堂,钱用壬被赶去了山东。

  钱用壬之后,就是崔亮,他现在负责礼部的日常事务。

  女诫的修订,他也有参与。

  事到如今,崔亮情知无可挽回,只能说道:“李相,下官无能,只是因为修书不成,没能领会张相的意思,就不得不辞官回家。我,我确实冤枉!女诫是早就有的书籍,我们也不能由着性子胡来啊!”

  李善长冷哼连声,都到了这时候,还想让老夫替你说话不成?

  而且你的问题可不只是修书不行啊!

  “崔亮,你管的是礼部,你知道这一次礼部有多少人不合格吗?”

  崔亮怔了怔,李善长干脆道:“一共有二十七人,乃是各部之冠,你可真是了不起啊!”

  崔亮大惊失色,“怎么会这么多?下官,下官可是没有回答错啊!”

  李善长干脆冷笑,就没见过这么愚蠢的东西?

  “你堂堂礼部尚书,要是连大明的国策都不知道,你就该死了!难道你还挺高兴的?礼部这么多废物,你到底是怎么当的?”

  崔亮错愕,老脸也不由得红了起来。

  李善长也不听他废话,直接道:“你现在可以回乡,好好自己想清楚了,别着急,有的是时间,慢慢想!”

  就这样,一部尚书,再次丢官罢职,灰溜溜滚回了家乡。

  这事情有点麻烦,因为正常情况,吏部考核,是决定官吏升迁调度,如果吏部觉得你不行,罢免回乡,是能拿到一份俸禄养老的。

  毕竟吏部是说你不适合当这个官。

  可门下省不一样,是针对官员本身,不是官位的问题,而是最最基本的资格都不够的问题。

  这样一来,扒下了官衣,就连俸禄都没有了。

  好在回乡之后,还有一块土地,可以老实耕田度日。不用为五斗米折腰。

  你们可以回乡当陶渊明去了。

  以教化著称的礼部,自尚书一下,差不多三十人,一起被扒了官衣……还想教化别人,连自己都考试不合格,简直丢死人了。

  羞耻程度简直相当于当了几十年和尚,突然儿女双全。

  礼部成了笑柄。

  而有一个衙门,羞耻程度,也能跟礼部相提并论。

  翰林院那边,竟然也找出三个不合格的。

  翰林学士宋濂几乎气得昏过去。

  翰林院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