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霉的朱标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背后背得那个玩意。

  这帮文人都哭了,明明有船,走运河不好吗?不好!

  钱用壬义正词严,当初咱们年轻时候求学,谁都背过,隆冬大雪,也是如此。

  怎么,现在就背不动了?

  而且此去山东,是要辛苦兴学,筹办学堂,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别觉得这么去很苦,山东的学子,翻山越岭,前来求学,只会更苦。

  咱们当老师的,提前体会一下学生的艰难,有什么不妥的?

  当初我和张相一起,兴建济民学堂的时候,也是这般辛苦的。

  身为读书人,千万不能养尊处优,过惯了好日子,就吃不得苦,这不行的。

  ……

  他的这番道理,说得那叫一个义正词严,简直无法反驳。

  结果就是每个读书人背后多了至少四十斤的书箱,背着衣物书籍,笔墨纸砚,顶着日头,沿着大路,向着山东行军。

  一天走下来,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每逢一处休息,有喝水的地方,这帮人也全然不顾斯文体面,就趴在井边,像牛马一样,大口大口灌水,灌得胃里都能发出水声。

  仅仅是劳其筋骨也就罢了,钱用壬还提议,既然要去教书了,咱们该提前熟悉要讲的内容。

  首先,自然要学张相的文章……均田大纲,天命人心的论断,三次兴起,岳飞坟前的祭文。

  总而言之,凡是张相提出来的,咱们都要心里有数。

  不但要烂熟于心,还要明白张相的用意所在。

  到了晚上的时候,也别急着休息,点着篝火,大家伙围坐在一起,谈论心得,交流体会。

  钱用壬这么折腾,能有好话就怪了,同行的文人,无不骂他。

  可钱用壬浑不在意,骂吧,你们骂得越狠,就越显得我改过自新得诚恳。

  等到了山东,就越能求张相谅解。

  你们不是不愿意跟我聊吗?好啊,我请武夫过来,咱们一起谈也是一样的。

  反正以后要一起教书,提前交流经验挺好的。

  老朱挑选的这批人,当然是普遍读书识字,又立过功,人品也可靠的。但是面对原礼部尚书的邀请,大家伙还是不敢怠慢的。

  人家学问也的确好,咱们这点墨水,去教学生,还不误人子弟啊!

  赶快跟人家学学吧!

  就这样,钱用壬竟然在短短时间里,拉起来一伙人。

  面对这么个不要脸的东西,同来的一百九十九位读书人都怒了!

  你做初一,我们就做十五。

  读的一样的书,不就是比赛不要脸吗?谁又比谁差哪里了?

  你能来,我们也能来!他们凑在一起,商讨了几次,干脆鼓捣出了恢复夫子正统的观点……他们认为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就偏离了夫子原意。

  尤其是赵宋儒臣,皓首穷经,不但没有复兴华夏,反而弄得国破家亡,华夏沉沦,由此可见,需要正本清源。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