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平平无奇的张希孟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不保夕,给他们一块地,就算田租高一些,也是理所当然。

  至于那些大户,能不动就不动,毕竟要夺取天下,就要笼络人心,尤其是大户之心,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啊!

  如果姓朱的连这个都接受不了,那他就不算雄主,就是个糊涂人了……咱老李看错了?

  正在李善长迟疑的时候,朱元璋拿出了一份小册子,递给了李善长。

  “李先生,你看看这个。”

  李善长接过来,展开之后,首先看对方的字迹不算太好,甚至可以说稚嫩,用词也直白,不像是有大学问的样子。

  第一印象算不得好,等他再往下看,顿时眉头紧皱,脸色渐渐苍白起来。

  这算什么?

  对大户动手,抄没浮财,充实军用,不论男女,平均授田……还有什么口粮田,均田均赋……李善长瞪着眼珠子,看了好半天,每个字他都认识,每句话也都看得明白,可是放在一起他就迷糊了。

  这是什么意思?

  自家还有几百亩土地,如果没理解错,自己要把土地交出来?

  咱老李投靠了一个要咱土地田产的人?

  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李善长苍白的脸渐渐转红了,涨红!

  “上位,这,这是谁写的?”

  朱元璋一笑,“咱的一位先生,他虽然年纪小,但才学过人,咱非常倚重。”

  李善长深吸口气,斟酌再三,这才道:“上位,官田和民田的区分,不是卑职突发奇想,当年元廷征讨南宋,席卷天下,便是把南宋朝廷的官田,悉数占为己有,还搜刮了许多田亩,都作为官田,租给百姓,收取田赋……此法虽然不甚妥当,但却不必大动干戈,甚是方便。上位心存爱民之念,只需降低田赋、大兴水利即可啊!”

  朱元璋耐心听着,但确实俨然一笑,“李先生,田赋徭役,可不只是为了养活兵马官吏……更有公平之意!李先生,如果按你所说,那些仰赖元廷庇护,跟着元鞑子勾结在一起的大户,不但不用伤筋动骨,反而能少缴田赋。反而是那些受苦的流民,要多缴田赋,多出兵马徭役,帮着咱打仗。那咱要请教先生,咱到底是替谁打天下?”

  李善长再一次无言以对,冷汗哗哗的。

  他是遇到了雄主,只是没有想到,这位熊得有点离谱,完全超出了控制……大凡读书人,都存了一个当帝师的心思。

  就比如李善长,他来投靠老朱,一上来就谈平定天下,真的是看好了老朱吗?天下豪杰那么多,凭什么让你朱元璋当皇帝?

  其实李善长也没有什么把握,他只不过是在赌。

  同样在赌的还有一大堆人,如果是陈友谅或者张士诚夺得了天下,也会有这么一个角色,出现在史册上,只不过对方可能叫王善长,张善长……大约就是这么个意思。

  只不过李善长愿意赌,是因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