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章 卷起来的群臣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去下一家!”

  好家伙!

  有这位知根知底的冲在前面,没有哪家寺庙能够幸免……该查封的查封,该收缴的收缴,该法办的,自然也不会客气……

  大元朝的僧人何以如此猖狂?

  这事情自然不是无缘无故的……曾经有元上都的僧人,强买百姓柴草,百姓不服气,去留守李壁那里告状,结果正在问案,僧人直接带着棍棒,杀进公堂,把李壁给揍了。

  伱觉得堂下何人状告本官很荒唐吗?

  更荒唐的是你眼中的青天大老爷,在我眼里,就是个屁!

  而更疯狂的还在后面,李壁挨打了之后,

  把僧人告到了大都,结果元朝皇帝只是抓了僧人,关了没两天,就给放了。

  上都留守算什么,连高僧的一根脚指头都比不上。

  可怕是,这种事情,并不是个案,还有僧人在街上和王妃争路……按照常理,任何僧人都要敬畏达官显贵,主动让开,可这个叫龚柯的僧人不在乎,他竟然让手下把王妃拖出来,当街一顿暴打。

  王妃气坏了,也想告状,结果打听之后,吓了个半死。因为元武宗刚刚要公布一条旨意,殴打僧人,罪应断手,谩骂僧人,罪该割舌。

  事情虽然夸张,但是也不难理解,蒙古铁骑打下了前所未有的疆域之后,他们也需要建立起稳固的秩序,也需要一套主张,安抚百姓。

  而能成体系帮助蒙古人治理的,无非是儒释道三家。

  儒家是中原的显,虽然可以用,但地位肯定赶不上赵宋时代。

  道家又太出世,只有这些佛门最合适。谷灃

  广建寺庙,大肆赏赐土地,僧人作恶,也不追究……在这么个情况下,只会好人变坏,坏人变得更坏,提纯了属于是。

  来讽刺,楚琦天资卓越,读书极多,精通问,长辈们是想把他培养成高僧,日后结交权贵,谈论大事,也好替他们争脸。

  如果能得到大元皇帝赏识,岂不是一步登天了。

  只是他们没有想过,这人越聪明,的越多,知道的事情越多,往往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譬如普通僧人不大可能知道天下有多少寺庙,朝廷赏赐多少田产。

  可楚琦一清二楚,偏偏越是知道这些,就越明白张希孟主张均田的可贵。妄想来世干什么?何不努力修今生?

  均田富民,让百姓安居乐业,儒家讲大同世界,张相倡导民本,那自己如何不能略尽绵薄,让天下成为平安祥和,不饥不寒的净土呢!

  很显然,楚琦已经逻辑自洽了,而且更要命的是他还找出了一批僧人。向他们介绍自己的想法。

  这些人都曾经和楚琦辩经,算是问不错的,也明白一些道理,在楚琦的鼓动之下,差不多又有十几个和尚倒戈了。

  这下子乐子就大了,湖广等地的寺庙,甚至江西,乃至于应天,都受到了震动……人们第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