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难的考试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虏,恢复中华。谁要是说什么弥勒降世,明王重生……一律严办!”

  朱元璋略沉吟,就迅速点头。

  说实话,正因为僧人出身,才让老朱对僧人深恶痛绝,他太清楚这帮人是怎么回事了!朱元璋甚至一度想过,关闭所有庙宇,强迫僧尼回家种田。

  但是几经权衡之后,朱元璋到底没有下旨。不过由于剥夺了庙产,让僧人的处境越发艰难,许多人早已主动离去,僧人数量锐减,只剩下十之二三。

  且由于均田之后,百姓对朝廷有了强烈的信任,遇到了事情,更愿意寻找官吏,宣讲员,甚至是学堂的先生,使得僧人地位大不如前。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应天等地的情况,

  老朱也就更愿意顺水推舟,不知不觉间完成。

  但是到了湖广,这里是新并入的疆土,正需要以无上的力道,铲除渣滓,涤荡风雷,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明明白白的措施,干净利落,直白有效。

  “先生,你说这个考试,打算怎么考?”

  张希孟一笑,“主公,这种事情,自然要看主公的意思,您想要什么结果,臣就安排什么样的考试。”

  朱元璋眉头挑动,突然道:“先生,咱要让僧人百不存一!”

  张希孟咧嘴苦笑,还是你狠啊!

  同行是冤家,一点不错!谷适

  “主公,既然如此,那就需要先考核基本的文化知识,什么经学啊,算学啊,天文历法,经史子集,总之比照科举考试,也就是了。”

  朱元璋忍不住大笑,“先生,若是能通过这个考试,直接去当官不行吗?又何必一定要出家?”

  张希孟笑道:“主公,你要准许一些人一心向佛,毕竟皇粮好吃,事情难做。还有人愿意当逍遥自在闲人。”

  “那,就这么听之任之?”

  张希孟道:“怎么会这么容易!接下来自然是要考核释家学问……各宗派主张,学习心得体会,再让他们按照严格的八股文,表达出来。一切齐备,通过考试之后,还要进行面试,考验表达能力,等一切都妥当了,再给发度牒不迟。”

  听完张希孟的描述,老朱觉得还不错,欣然道:“诚如是,必定一心向佛,咱也不好阻止,一定要成全啊!”

  当这套办法公布出去之后,看到的人都喷血了,论起狠来,这对君臣,真是到头了。

  按照这套标准一个人要如何出家呢?

  首先,要精通学问,有着相当的水平……至少能通过科举的那种。

  然后这位还要顶着当官的诱惑,努力学习佛法,广览博学,通过考试,拿到资格。

  按理说这两步,就已经阻挡住了九成九的人,可以罢手了。

  但是别着急,还有面试,还要考核讲经说法的能力……这一套下来,比起西天取经也不遑多让了。

  这样一年能有几个人通过?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