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五章 阅兵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祖感叹道:“果然,我们都是大明的子民,想想当年,真如梦境一般…我可告诉你,陛下从小就果敢勇毅,聪慧孝顺,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大家伙谈笑风生,在这里没有了汉人、蒙古人、苗人的区别,有的只是大明子民。值得一提,在观礼台上,还有相当数量的女人,占总人数的一成以上。

  没错,朱元璋这个皇帝,把机会留给了女人,面对臣民,做到了一视同仁。而在他的登基大典上,女人也在其中,还占据了相当比例。

  这里面有女工,有学生,有官吏……她们衣着华丽,落落大方,站在观礼台上,丝毫没有怯场,也没有故作媚态,不卑不亢,果然是大明的巾帼玫瑰!

  不论男女,脸上都洋溢着喜庆,勃然的朝气,谁都能清楚感觉到。这不是那种篡位夺权,靠着欺负寡母建立起来的朝代。

  也不是靠着武力,铁蹄践踏,尸山血海,建立起来的国家。

  这是个全新的朝代,拥有强悍的武力,却连敌方的高官大将都没有杀戮;这是个反对世家,否定儒者的朝代,但是最普通的士兵百姓,甚至是女人,都有读书的机会。蛮夷在这里得到了教化。

  虽然天子高居九五,堪称天下一人,至高无上。

  但是这个天子依旧要敬畏民心,要履行对百姓的承诺。

  总而言之,这是个有着很多奇怪之处的国家,同前面的历朝历代,都不相同。而偏偏这些异样之处,竟然能和谐共存,融为一体,丝毫不显得突兀别扭,仿佛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做对的事情,未必就一定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有太多改革家走着走着,就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这些人错了吗?

  貌似很难说。

  不过人亡政息,倒是很常见的事情。

  张希孟比那些人运气好的是不光遇上了朱元璋,而且还赶上了一个制定规则,一张白纸,从头开始的好时机。

  从最根本的理念开始,衍生出种种政策。

  随后又追溯历史,阐发过去,展望未来…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完成了国家的构建。

  这倒不是说没有这些东西,就不能建国成功。

  只是缺少了这些东西作为润滑剂,国家不免磕磕碰碰,弊端丛生。犹如失去了润滑油的汽车,嘎嘎作响之余,能跑多久,就看天意了。

  元朝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胡虏无百年国运,他们的日子没有多久了。

  靠着察罕帖木儿等人的地主武装,尚且能挡得住韩宋北伐,双方杀得有来有回。可是面对着大明的兵马,元朝又能撑住几时呢?

  或者说大明的家底儿,到底何如?

  朱元璋从奉天门下来,暂时喘了口气。随即对张希孟和李善长众人道:“咱今天没有出什么纰漏吧?”

  众人连忙摇头,李善长道:“上位慷慨激越,天日之表,龙凤之姿,当真是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