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章 诈降的人选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会上当?”

  邹普胜微微点头,“张相虑得是,不过老朽也有一番话要说……陈友谅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丁普郎和傅友德投降,让他耿耿于怀,如今,如今老夫也过来了,更会让他怒气冲冲。如此此时有人愿意投靠过去,陈友谅必定从心里愿意相信,似乎会容易得手。”

  张希孟眼前一亮,下意识看了看朱元璋,老朱同样神情凝重,这就是投其所好,对症下药。

  以陈友谅的性子,他绝对不愿意相信朱家军铁板一块,既然如此,那就来一招诈降计。反正这边也早就有合适的人选,而且还给陈军写过密信,再合适不过了。

  北风,诈降,连续两条妙计了。

  下面还剩一件最紧要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决定着放火最终成败的关键。

  “主公,我们现在还需要弄清楚陈军的战力,摸清楚他们的楼船情况,遇到了攻击,会如何应付,一艘船燃起大火,会怎么救援……军心士气如何,士兵会不会冒死救火……还有,最好能俘虏几艘楼船,看看防火性如何。知己知彼,弄清楚这些,我们才好设计放火的方式,是用火药,火油,还是柴草,又需要准备多少船只,进行几个波次攻击……”

  张希孟连着说了十几个问题,一旁的邹普胜都是略微吃惊,哪怕是他这种老狐狸,也没有把事情想得这么仔细。

  而徐达听在耳朵里,却是心中恍然,为什么说张希孟看似不那么精通军务,但是任何名将遇上他,都未必讨得了便宜,奥妙就在这里。

  张希孟对一些事情,有着近乎病态的执着……比如说挖掘壕沟用的铲子,需要多大,多重,每次挖多少土,连续干多长时间休息,这种事情张希孟都会反复研究,最后制定标准。

  这也是在渡江前后,张希孟在军中的日常,他亲手制定了许许多多的条例细节,给朱家军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像徐达,他虽然堪称天生帅才,但也没法做到张希孟的程度,只能大略学学而已。

  而正是对细节的把握,才让张希孟能立于不败之地,哪怕再强的将领,面对一个无懈可击的对手,也只能徒呼奈何。

  徐达扪心自问,只怕他也胜不过张希孟,所幸张相是自己这边的,不然还真不知道天下谁属?

  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似的商讨之后,邹普胜就去休息了,剩下具体问题,就由朱家军自己商议了。

  “明日将船队分成二十个小队,由各位将领分别率领,携带水战器械,试探陈军底细,趁机俘虏楼船。”

  徐达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老朱和张希孟都表示认可。

  “具体怎么打,咱就交给你了,把这副担子,替咱挑起来。”朱元璋伸出巴掌,用力拍了拍徐达的肩头。

  徐达用力点头,他也下去了。

  现在就剩下朱元璋和张希孟,老朱突然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