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六章 册封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什么说能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就是这个道理!

  只是单纯靠着武力统治,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为什么儒家能绵延两千年,一直被官方奉为显学?

  就是因为儒家能有效降低统治成本,实现长治久安。

  如果没有新的理论取代儒家,不管怎么挑战儒家,如何改革理学,早晚有一天,包容四海的儒家,还是能够把这些挑战的理论,消化吸收,改头换面,重新变成儒家的一部分。这

  这就是历史的惯性。

  而张希孟的这篇祭文,这次针对历史的重新阐释,几乎断绝了理学借尸还魂的可能,自此之后,儒家恐怕只能成为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再也没法成为官学显学。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做得够大,格局够高,究竟会产生多大影响,还要看后续的反馈,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自此之后,张子的地位,彻底超越朱子!

  竟然有那么一点立地成圣的架势了。

  尤其是那些年轻的读书人,有人双眼炽热,死死盯着张希孟,有人不敢仰视,只能低下头,仿佛张希孟的背后挂着光环,足以晃瞎人的眼睛似的。

  朱元璋脸上含笑,十分满意。

  要让他来,那是绝对没有这个效果的。

  毕竟就算朱元璋再好学,也写不出这种程度的文章,谁都知道有人捉刀代笔,读起来最多得到些掌声罢了。

  唯独张希孟,天时地利人和,灌注在他的身上,适时站出来,当众宣读……手握日月,站在潮头,傲视古今,引领风潮!

  一句话,大势已成!

  在场的人,能领会到此篇文章威力两三成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诸如方国珍之流,更是糊里糊涂,听不明白。

  但是没关系,至少这个气势就让老方胆战心惊。

  不就是个吴王吗?

  怎么弄得比当了皇帝还霸气热闹?

  朱元璋真有点东西啊!

  他手下这个年轻的文臣就很厉害,说话一套一套的,太有文化了。

  方国珍前面还略有迟疑,觉得老朱封他越王,虽然让人怦然心动,但毕竟不是皇帝加封,差着那么点意思。

  但是到了这一刻,他再也不迟疑了。

  什么大都天子?

  狗屁!

  咱眼中只有一个太阳!

  果然,就在张希孟宣读祭文之后,快步走向朱元璋,朱元璋竟然也主动向前,迎了两步。

  “辛苦先生了!”

  张希孟微微一怔,心里暖烘烘的,随即急忙深深一躬。

  “请主公祭祀先贤,即吴王之位!”

  老朱点头。

  他迈步昂然而上……张希孟讲的是吴王的法统来源,讲的是立国的根本,属于非常高大上的东西。

  到了老朱这里,就务实多了。

  他首先给岳飞进香,上祭品,肯定岳飞之功,表明恢复中原,驱逐胡虏之志。

  随即朱元璋正式宣布,继承吴王之位。

  至此为止,老朱正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