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79章 谣言四起(第3更求订阅)_大唐发明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贞观年间,士族门阀,五姓七望在朝廷上并无占优。

  李唐是在关陇军事集团的支持下夺取的江山,所以朝廷的话语权掌握在关陇集团的手上。

  五姓七望在朝廷上的多是清贵散官,例如言官。

  加上李二的刻意打压,士族在朝廷上的影响力不大。

  但其在民间的影响力则是极为恐怖的,这也是后来李二重开科举的缘故,但因为科举制度的设置不合理,有行卷制度,虽然有寒门庶族借此鱼跃龙门,但还是比不过士族。

  刚开始的时,士族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给了寒门庶族机会。

  但“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中枢进行了重建,“五姓”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比如荥阳郑氏,盛唐时为宰相者难寻身影,而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一五零”有“郑半朝”之说;又如清河崔氏,有荫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乱”前任宰相的仅有人,事变后进入中唐,则陆续有人为宰相。

  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与掌握了科举权有密切关系,再有就是在适应了科举考试制度后,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风与知识传统使他们在考试中占有特别的优势。

  世家大族能够掌握科举权,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教育方面的垄断权,加上行卷这一不合理的制度,才造成了他们在科举方面的垄断。

  但是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却是动摇了世家大族在教育上的垄断,加上秦墨帮李二设计的科举糊名制度,却是将这个打破了世家在社会地位上的优势。

  随着读书的普及,世家大族迟早扑街。

  门荫入士的制度,秦墨倒没有建议李二取消,因为这样做的话,等于是站在天下所有士族的对立面,甚至关陇集团都会成为敌人。

  即使只是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大量廉价书籍充斥在市场之上,也引起了五姓七望的恐慌,并由此发起了反击。

  在朝廷上他们没有话语权,于是打算在民间对李二发起反击。

  于是仅仅是一夜之间,整个长安城开始流传起了流言——明年将发生蝗灾。

  皇帝让大家吃蝗虫,是想要借此消灭蝗虫。

  伴随着这个流言的是粮价的上涨。

  市场上粮商几乎是商良好的一样,关门了。

  这些粮食大粮商背后几乎是各大世家大族,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做大。

  这年头没有背景,想要把生意做大是不可能的。

  世家大族占据了粮食的大部分份额,他们一关门,粮价几乎是一日三涨,百姓疯狂的抢购粮食,长安令奏报,已有百姓因此发生冲突,多人受伤。

  这个消息也通过飞骑传入李二的耳中,急得他嘴巴冒泡。

  “命人去查,散布谣言者夷三族。”李二发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