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40章 吏部尚书,垂问建议_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40章吏部尚书,垂问建议

  晨光升起,温暖的铺在整个皇宫之中,一派宁静。

  群臣三三两两的从紫宸殿走出,但有意无意之间,注意力全都落在薛仁贵,刘审礼和李绚身上。

  丹凤门外,刘仁轨停下脚步,回身看向李绚,薛仁贵和刘审礼。

  三人立刻停下,拱手听命。

  刘仁轨平静的说道:“陛下有令,乌海之战的战策,今日之内都要交到政事堂,三位今日就在皇城待着吧,什么时候写完交上来,什么时候归家。”

  “喏!”李绚,薛仁贵和刘审礼三人同时拱手领命。

  之前在含元殿,武后限定了越过苦海,出击乌海的兵力,只能有五千精锐。

  所以,之前不管薛仁贵和刘审礼有什么样的计划,都必须要重新拟定。

  但皇帝和武后只给一天的时间。

  一天之内,乌海一战的出兵计策,就必须要写本奏上,

  等到刘仁轨转身离开之后,李绚才苦笑着朝薛仁贵和刘审礼拱手道:“二位世叔,绚就先告辞了,绚经验不足,只能笨鸟先飞,只是到时别只做陪衬就好。”

  “南昌王想法新颖,目光独到,总有出其不意的方法,而且相当有用,还希望王爷能够直抒胸臆,不吝赐教。”薛仁贵对着李绚认真的拱手还礼,不得不承认,今日李绚的一些想法,真的是惊艳到他了。

  “不敢。”李绚再度对着薛仁贵和刘审礼拱手,率先告辞而去。

  ……

  看着李绚离开的背影,薛仁贵有些惊讶的转身看向刘审礼:“审礼兄,这位南昌王竟然是真的以自身军功立足,这着实让薛某感到惊讶。”

  在回到长安之前,薛仁贵虽然对李绚有些了解,但对于他在青南所立的战功,薛仁贵多少有些不完全相信。

  西北道行军大元帅刘仁轨毕竟是李绚的岳翁,这种情况下,暗地里做些手脚支持,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今日朝会一见,李绚惊人的思路让薛仁贵都感到惊讶。

  甚至他暗中在想,若是当年在大非川,跟在他身后不是郭待封,而是李绚,那么结果会不会大有不同。

  刘审礼微微摇头,解释说道:“小弟曾经亲眼见到南昌王,在转手之间,便以一千骑兵,冲垮三万骑兵,覆灭超过一半,手段之巧妙,人心把握之准,简直神乎其神。

  薛兄,这一次你若是不能以五千击败十万吐蕃骑兵,恐怕你就真的不好过了。”

  薛仁贵平静的点头,说道:“若是不考虑粮草和高原瘴,那么便杀他个十几万吐蕃兵,也是轻而易举之事。”

  刘审礼微微一愣,随即苦笑拱手道:“平阳郡公果然是平阳郡公,果然豪气,审礼自愧不如,就先行告辞了。”

  “新年大朝之后,一起喝两杯。”薛仁贵招呼一声,刘审礼拱手点头,然后转身离开。

  看着刘审礼离开的背影,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