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7章 神仙打架,老武遭殃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顿饭结束时,皇帝心情还算好,当晚便干脆留宿立政殿皇后处。

  第二天,皇帝早朝后召重臣廷议。

  果然,廷议一开始,皇帝便提出要让李恪拜广州大都督之事。

  “李恪改封吴王,拜广州大都督,杨恭仁迁广州大都督府长史!”

  话音刚落,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师赵国公长孙无忌立马高声反对。

  “陛下,元轨本封蜀王,后改封吴王,如今又改封蜀王,不免儿戏,况且,杨恭仁原是朝廷宰相,如今年老,陛下先前体谅他年迈功高,特让他任洛州刺史,在洛阳养老,如今却又要调他去广州,这广州地处岭南,湿热不利于休养,不是待功劳元功之道。”

  理由倒是挺正当的,但明显还是因为杨恭仁是李恪的母舅。

  “那调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武士彟任广州大都督府长史如何?”

  这次长孙无忌便没马上反对,可立即又有大臣站出来反对。

  武士彟虽说是太上皇的心腹,最初只是河东的一个商人,可他后来娶的续弦杨氏,是隋朝宰相纳言杨达之女,这个杨达是杨雄的兄弟,因此杨氏是杨恭仁杨师道的堂姐,是李恪母杨妃的表姐。

  反对的人也是跟长孙无忌一条线上的。

  秦琅坐在殿里,倒是一言不发。

  他其实先前已经去拜访过长孙无忌,提起承乾发现的皇帝拟封李愔为蜀王,李恪为吴王镇广州一事,还表示承乾对此很担忧。

  长孙一听,立马表示要制止皇帝这错误的行为。

  他是承乾的亲娘舅,当然要支持太子承乾,更何况,长孙家的未来,那是早已经跟承乾挂钩的,长孙的儿子、侄子等早就是东宫的人了,若是将来承乾当皇帝,长孙家做为国舅家自然受益良多,承乾若是不能当皇帝,第一个受打击牵连的就是他长孙家。

  这种时候,娘舅不出力谁出力。

  这场廷议之前,长孙无忌已经早就安排好了。

  议了半天。

  尽是反对之声。

  最后无奈,李世民只得退让一步。

  越王李泰改封魏王,蜀王李恪改封吴王,依然分镇扬州和益州不变,李愔封王一事也没提起,甚至杨淑妃晋封贵妃一事,李世民见机不好,也干脆不提了。

  接下来争议重点还是几个大都督府的长史人事问题。

  最终,杨恭仁依旧任洛州刺史之职不动。

  倒是原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武士彟被调任蜀中利州任刺史,从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到边疆利州刺史,这明显是贬了。毕竟大都督府长史,实际上就是代理主持大都督府事务的。

  武士彟估计都想不到自己怎么无辜躺枪了。

  围绕着广州大都督府长史和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还有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人选,廷议上众臣们可是争论激烈。

  每个人都想推出自己的人选。

  在亲王遥领大都督实际不能到任的情况下,一个大都督可是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