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5章 袖里乾坤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平仓借走了常平粮,约定了一个月后归还,并给了常平司两千贯的费用。

  那个时候,正是秦琅刚刚向常平仓卖粮之时。

  承乾用皇帝拔给他的那二十万贯钱,按当时斗米百钱的价格买入,买下了二十万石粮,约定一个月后还粮,另给两千贯的费用。

  承乾毕竟是皇太子,他这种奇特的买粮方式,虽然有些不合规矩,但因为得到了皇帝的允许,有敕令给转运司,他们也就借粮了。反正对他们来说,这仓里的粮只是借用一个月,就有两千贯的收益。

  而承乾在拿到了这些粮食后,在秦琅的亲自操刀之下。

  通过各种骚操作,又是各种炒作宣扬放风声,又是不时的故意向市场降价放粮,于是使的粮市出现恐慌情绪,粮价一次次的被他打落。

  不到一个月时间,原来斗米百钱,降到了斗米五十钱。承乾的二十万贯借来了常平仓里的二十万石粮,分批次的出售,把粮价节节打低,等到了一个月还粮期接近,他开始再从市场上悄悄的分批次买入粮食。

  通过这种骚操作,一月后,承乾如数向常平仓还了二十万石粮。

  而这时的二十万石粮,收购价只用了不过十二万贯钱。

  承乾除去两千贯给常平司的额外费用,还赚了七万八千贯,就算扣除这一月来的操作费用,实际上也是入手七万多贯。

  别人都是低买高卖赚差价,秦琅却带着承乾反向操作了一番。

  通过作空的手段,先高价借入常平仓的粮食,然后再在市场上卖出,等到市场价格低落的时候,再买入低价粮还补常平仓,于是大赚一笔。

  这种手段,其实后世非常普通。

  关键在于,一般人也没有这种意思,更关键的还是能不能从常平仓借到粮。而秦琅能让承乾借来粮的关键,是他和承乾去找了皇帝。

  秦琅向皇帝表示能够打粮价再打下来许多,能让朝廷常平仓用更低的价格收入更多的粮食,最重要的是打破现在地主粮商们惜售的局面,以保证朝廷常平仓能够储备到粮食。

  李世民半信半疑,但秦琅说了,只要把京畿常平仓交给他来操作,就能保证达到效果。

  有这保证,李世民最后还是信了。

  于是乎,秦琅就暂时得到了关中道常平仓的控制权,他直接借给了承乾二十万石粮,然后一起操作。

  承乾在这个月内赚了八万多贯,而朝廷的常平仓其实赚的更多,不仅仅是承乾的那两千贯的费用。

  承乾在高卖低卖的时候,其实秦琅也一样操控着常平仓在操作。

  通过舆论造势,各种小道消息宣扬,再适时的放粮,使的粮市波动无比。

  这边是秦琅秦琼长孙无忌等大贵族大地主们在高位向朝廷常平仓卖入大批粮食,而那边呢,秦琅操纵着常平仓转手又悄悄的把买入的粮食再压低价格出售。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