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章 摞挑子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工商兴盛,则财政不忧。”

  李世民还是头次听到海上丝绸之路这种提法,但细思之,似乎也很有道理。毕竟南朝之时,几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都发展过海上贸易,也获利不小。

  现在能给李世民带来钱的臣子,都是好臣子,尤其是这种不剥削百姓,不会让百姓怨他这个皇帝的弄钱方子,李世民更喜欢。

  秦琅说要开市舶局,要在要港设关征税,李世民现在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妥了。

  至于税率,秦琅提出进出口都是二十税一,也不管你船大船小,反正把你的货物估值计税,对于入关的舶来品,如果商品是在朝廷的采购目录上的,则可以直接二十税一的征货抵税,这些货入朝廷的常平仓,运到其它地方去卖,或者是供给宫廷等。

  总之,秦琅对李世民描绘的前景是只要这市舶局稳了,那么一年百万贯的关税,再加上经营舶来商货的收益也当有百万贯,一年下来,能入两百万贯。

  “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数字,要几年?”

  秦琅没想到李世民比他还急了,只能说,“三年,每年起码能有三十万贯收益,五年,五十万贯,十年后,当有百万贯,十五年后,每年便能至少入账二百万贯。”

  除了关税,重点在和买,就是比如香料等这些紧俏热销商品,市舶司直接在港口便买下一部份,然后再运到内地去卖,其实就是充当个经销商,这种经销商当然能赚钱。

  “好。”

  李世民有些嫌时间太长了,但终究还是没多说什么。

  秦琅去见长孙无忌。

  之前长孙要他写份关于税改的折子,给他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长孙无忌结果。眼看着都已经过完年许久了,秦琅有些坐不住了。

  毕竟他跟李世民吹过牛逼,说要在今年内完成人口普查,要括户新增二百万的,但现在还没半点动静,这怎么耽误的起。

  他可是记得历史上有个跟皇帝吹牛逼,最后因为没实现而被碎剐的老袁的。

  见到长孙无忌,这位对秦琅倒挺客气,长孙家这次成了国公糖的重要经销商,秦琅把河南这块的白糖经销都给了他,这意味着,要在河南这块地界上卖秦家的国公糖,都只能找长孙家批发,否则就算在别处买了糖,你也不能在那地界卖。

  一家独占了这么大一块市场,长孙家当然十分满意。

  “年前给长孙公的那份计划书?不知长孙公看过没有?”

  “看过了,我也与政事堂诸公商议过数次,但迟迟不能达到一致啊。”长孙无忌也有些无奈,这件事情在政事堂上遇到的阻力比想象中还要大的多。

  他告诉秦琅,这个税法改革,对于官僚地主贵族世家们很不友好,所以现在朝堂上他们要反对。

  “支持的有谁,反对者有谁?”秦琅问。

  “封仆射还有王参政、魏参政,另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