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4章 圣心难测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闻朝政!”

  又一道诏令下,却是罢杨师道相位,踢到太常寺为卿,连入政事堂的资格都没了。

  “申国公高士廉拜尚书右仆射、知吏部尚书事,太子太保。”

  又是一道出人意料的诏命,留守长安的高士廉又被调回洛阳朝中,再次出任右仆射之职,且兼管吏部。

  紧接着,又是一连串的人事调整,

  中书侍郎马周、检校中书侍郎许敬宗,

  黄门侍郎刘洎、崔干。

  吏部尚书李大亮,吏部侍郎崔勖、高季辅。

  兵部尚书由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绩兼任,崔敦礼为兵部侍郎代为主持兵部事。

  唐俭为户部尚书、武士彟为户部侍郎。

  李绩兼太子少詹事兼东宫左卫率,李大亮兼河南尹。

  王珪加特进,许五日一参。

  魏征加太子太师,加特进,仍任侍中,主持门下省事务。

  “诸卿对朕的任命可有异议?”皇帝目光扫视众人。

  大臣们还在品味皇帝的这番人事调整,这次的调整动作很大,每个人都试图从这些调整中,看出皇帝心中的想法。

  猜度帝王心思,虽为大不敬,但为人臣子,要立足朝堂,这却是必不能少的。

  检校中书令长孙无忌、侍中魏征、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高士廉,三省四位长官,然后是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平章事、参知政事这些头衔的其它宰相。

  中书侍郎马周这是之前就拜宰相的,而这次又新添了好几个新拜相的。

  检校中书侍郎许敬宗、检校黄门侍郎刘洎、崔干,

  吏部尚书李大亮、兵部尚书李绩、户部尚书唐俭,新增了六位宰相,使的中书门下一共是十位宰相,再加上特许五日一朝的王珪和在外的秦琅,总共十二位。

  秦琅以宰相衔出镇南疆,王珪病情严重,还不知道能撑几日,所以实际上还是朝中的这十位宰相。

  韦挺为御史大夫,岑文本仍为翰林院大院士,褚遂良加谏议大夫。

  李绩有些特殊,皇帝虽任他为宰相,为兵部尚书兼太子少詹事兼东宫左卫率,但好像并没有免掉他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并州刺史之职,所以李绩可能跟秦琅一样,为挂衔使相,兵部的事情由崔敦礼主持。

  这么一来,实际朝中只有九位宰相。

  有那头脑灵活的已经迅速的把这几位宰相过了一遍,除去几个老面孔,这次新入政事堂的也就是李大亮、许敬宗、刘洎、崔干和唐俭五人了。

  李大亮最早是隋朝关中禁军出身,后来兵败被俘投过瓦岗,再后来主动脱离投大唐,从县令一路到总管,武德朝时曾很得高祖赏识,贞观朝则因为搭档秦琅,更是仕途通畅,从河套丰州再到岭南交州,李大亮与秦琅关系密切,人所皆知。

  很明显,李大亮任吏部尚书,入政事堂,这应当也是太子这边的人了。

  检校中书侍郎许敬宗,最早是秦王府十八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